首页 > 新三板 > 正文

海宝生物从保健品跨到影视剧:转型真的是解药吗?

[2017-08-01 08:33:09] 来源:中证网 编辑:佚名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2017年7月17日,海宝生物(832595)称,公司募集资金3000万元,用于投资电视剧《玉观音》。  乍看公司名字,像是一家生物科技类或者医药类的公司,怎么会和传媒电影有关,去投资电视剧了呢?  转型跨度不小,但公司这样

  2017年7月17日,海宝生物(832595)称,公司募集资金3000万元,用于投资电视剧《玉观音》。

  乍看公司名字,像是一家生物科技类或者医药类的公司,怎么会和传媒电影有关,去投资电视剧了呢?

  转型跨度不小,但公司这样说

  公开资料显示,海宝生物于2015年6月10日在新三板挂牌,公司原属于保健食品制造业,2015年及之前主要从事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和海洋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海龙涎鲍鱼海参海胆口服液、卫奥开海参壳聚糖胶囊和褐藻糖胶饮料产品。

  海宝生物于2016年1月25日曾进行过一次股票发行,以1.3元/股发行344万股。而此次股票发行价格为30元/股。

  对于两次股票发行价格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海宝生物的解释是,“2016年3月9日,杨凡、杨通过股票认购等方式成为海宝生物的实际控制人。新的实际控制人具有丰富的影视项目投资经验。此次收购完成后,收购人杨及杨凡对海宝生物注入了优质影视文化业务资产,提升了海宝生物获取优质IP资源的能力。”

  公司的保健品业务发展到2015年底进入瓶颈期,农产品受市场不稳定性影响,且新广告法正式实施后对保健品行业冲击很大,公司很难把握市场动态。而2016年公司在影视内容方面的发展稳步推进,已获得丰厚的回报。公司在优质资源、文化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战略、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与增强,使市场对公司未来前景较为看好。

  在海宝生物看来,影视板块如果发展顺利、保健食品板块继续维持的话,公司双主营业态发展,2017年合计净利润将明显提升。

  这一点,该公司也在2016年年度报告中提到,公司主营业务新增影视行业。但事实上,2016年度报告期内,公司在影视业前期共投资1870万元目前尚未产生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于2016年度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864.4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56%,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48万元,与上年同比增3930.52%。对此,公司称,主要是公司主要产品卫奥开壳聚糖胶囊收入大幅增加所致。

  保健品VS影视,孰好孰坏?

  影视行业真要比保健品赚更多吗?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新三板上共有16家挂牌公司属于保健食品制造业。其中有2家属于创新层企业,分别是老来寿(430492)及海钰生物(836800).

  根据已披露2016年年度财务数据来看,目前新三板保健品相关公司的去年平均营收为6027.30万元,平均营业成本为2954.56万元,平均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81.96万元。

  而新三板上共有影视类挂牌公司129家,其中创新层企业有29家。根据已披露2016年财务数据统计来看,新三板相关影视公司去年平均营收是8775.44万元,平均营业成本是5862.9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平均约1021.97万元。

  从平均营业成本上来看,新三板影视类公司是保健品相关公司的近两倍。但从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来说,影视类公司比保健食品相关公司高约25%左右。这么看来,似乎保健食品类公司的投入产出比更高一些。

  具体来看,保健品类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强的为海钰生物(836800),2016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51.85万元;盈利能力最低的为世纪合辉(831551),净利润为-531.99万元。

  再回到影视类公司,基美影业(430358)2016年亏损约2.65亿元;盈利能力最强的是和力辰光(836201),2016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亿元。

  如此比较,看到的一个现象是,似乎影视业更像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项目,高风险当然对应的也是高收益,而保健食品制造业则相当于一个稳健型投资项目,收益虽低但投入成本和风险也相对较低。

  当然,要博得什么样的收益,这个与相应公司的资源优势、投资能力和公司眼光等是密不可分的。虽然,2016年海宝生物已经在影视项目投资1870万元,还并未获得收益,但此次募资3000万元用于投资《玉观音》,足以见得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信心。

  对此,公司坦言称,因为近两年,电视剧市场类型相对单一,以古装玄幻大剧为主流,《玉观音》将填补近两年主旋律言情剧空白,以网台联动形式播出,是各购剧平台方的稀缺产品类型,投资者对《玉观音》项目尤为看重,看好收益前景。

  转型真的是解药吗?

  近年来,确实是刮起了一阵影视风。很多电影的票房高达几十亿,更有手握优质IP的公司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就是因为影视行业经常造就暴富神话,才使得众多公司和投资人纷纷想分一杯羹。

  和力辰光(836201)近期业绩斐然,2015年盈利9380.53万元,2016年更是取得1.49亿元的好成绩。

  同时,公司的资本市场之路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郭敬明持股占比4.05%,曾借助“郭敬明”和“小时代”的名气一炮走红,2016年挂牌新三板,且IPO申请已经证监会受理。

  与和力辰光类似,新三板上不少公司的十大股东中都出现了明星投资人的身影,海润影业(836583)的十大股东中聚集了孙俪、刘诗诗等。杨幂的嘉行传媒(830951)连续两年业绩不断上涨,其投资的《亲爱的翻译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都属于非常成功的IP剧。

  可是,影视行业真的那么容易赚钱吗?

  统计2015年、2016年年报,两年累计亏损最大的还属基美影业,虽然2015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33.63万元,但2016年亏损较大。

  公司对亏损较大的原因解释到,报告期内,公司主控主导了《魔轮》等3部影片的剧本开发、投资制作、宣传发行等环节,投入成本较上一年度大幅增加。同时,国内电影行业增长趋势放缓,增速低于市场期望,上述影片电影票房未达预期,国内票房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ST春秋在投资《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上可能也算是一个“反面教材”。公司表示,2015年度完成电影《杨贵妃》的拍摄和上映,制作成本较大,但却未达到预期的电影票房收入。造成2015年亏损1.16亿元,2016年业绩有所起色亏损611.20万元。

  “2015年度,我们在高风险投资的电影投拍领域巨亏,这是公司自成立以来经历的最大考验。公司2015年底决定成立五人成军体育公司,未来将重点耕耘体育领域。”

  ST春秋曾在2015年《致投资者的信》中进一步写到,“2016年将是公司新的起点,我们将在传统电视剧基础上,努力抓住体育行业巨大的发展机遇,围绕体育公司业务开展赛事运营、广告、影视等多产业联动发展。”

  如此看来,行业不分好坏,决定公司业绩的不仅是战略布局和资源优势。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