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正文

核电“强筋壮骨”放眼“一带一路”万亿级市场

[2017-08-15 09:03:47] 来源:中证网 编辑:佚名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作为核工业的一部分,核电的良好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得到保障,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增长和提升中国重型装备品牌在国外的影响力。  核工业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从核电技

  作为核工业的一部分,核电的良好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得到保障,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增长和提升中国重型装备品牌在国外的影响力。

  核工业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从核电技术的引进,再到今天的输出,中国付出了几代人的努力。作为世界核电大国,中国拥有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全球第一的同时,正在加快核电输出的步伐,力争进入核电强国的行列。

  这些年,中国核电在国内实现了节能减排和经济稳增长的助推器的作用;而近两年,中国核电技术更是着力在实现走出去与核电强国肩齐的目标。

  2015年6月15日,在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工程公司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6家核电装备制造企业视频连线,同员工互动交流时说,你们自主研发制造质量优、有竞争力的核电机组,是在铸“国之重器”,为中国发展“强筋壮骨”。

  核电是“国之重器”的实际地位,已经显露出来。

  从引进到输出

  约在60年前,中国开始考虑将原子能应用到民用领域。“现在是原子能时代,原子能不论用于和平或者用于战争,都必须懂得才行。我们必须要掌握原子能。”1955年1月31日,周恩来总理就发展原子能发表谈话时指出,“我们要认真地进行工作,积极促进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15年后,1970年2月8日,周恩来指出,“二机部(核工业部的前身)不能光是爆炸部,还要搞核电站。”此后,中国着手对国内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进行了研究、实验、设计、寻找厂址。1985年3月20日,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并于1991年12月15日实现并网发电。

  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的建成发电,结束了中国内地无核电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核电从此起步”。中国也由此成为继美、英、法、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但中国在这方面的起步确实有些晚。为了迎头赶上,1978年12月4日,在中法两国政府签订关于发展经济关系和合作的长期协定前,邓小平会见了法国外贸部部长一行,并在回答法国记者的问题时表示,中国已经决定向法国购买两座核电站设备。

  这是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加快中国核电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这也是中国第一轮引进国外核电技术的标志,同时确立了以“引进+国产化”为主的核电路线。

  上述两座从法国引进的核电设备,最后应用在中国第二座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一位退休高层后来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忆说,“通过引进来培养了中国人自主化经营和建设核电站的能力。”

  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第二轮引进国外核电技术的年代,相继从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引进了三种二代技术堆型,并在法国堆型的基础上改进出两种堆型(二代加)。这样,11台建成和在建核电机组中,除秦山核电站一期30万千瓦机组为自主设计外,其余10台皆为引进技术。

  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已经建成和在建核电机组仍未形成自主化、标准化系列。基于此,2004年,中央决定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是年9月28日,中国首个第三代核电技术项目向全球发布。经过3年的招标、评标,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AP1000机组战胜法国阿海珐公司的EPR机组而中标。2006年12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以承担AP1000自主化的任务。

  此后,中核集团、中广核、国家核电在引进的核电机组技术基础上进行国产化。经过多年努力,中核集团和中广核联手打造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国家核电则在AP1000的基础上打造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其中,2015年,中国开工建设了4台华龙一号机组,而位于山东石岛湾的CAP1400示范工程项目也进行了开工的准备工作。

  从1991年首座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至今,中国内地目前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多达36台,规模位列世界第四,在建核电机组规模位列第一,核能在中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时期。

  现在,中国正在从核电大国走向核电强国。以中广核为例,该集团负责运营的核电机组,大部分是从法国引进的。但多年后的今天,中广核向第一财经记者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该公司正在“从项目投融资、工程建设与管理、运营管理、新技术研发等多个领域促使中法核能合作向纵深迈进”,合作方式也从“师傅带徒弟”到了“共同设计和建造”的程度。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