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 > 正文

上市险企保费增幅明显 中小险企承压进一步加大

[2017-08-03 09:33:45] 来源:东方财富网 编辑:No1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连日来,关于今年上半年原保费收入,A股上市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大险企以及在港上市的人保集团、中国太平已陆续披露完毕。数据显示,六家险企实现保费收入接近1.3亿元,平均涨幅达2

  连日来,关于今年上半年原保费收入,A股上市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大险企以及在港上市的人保集团、中国太平已陆续披露完毕。数据显示,六家险企实现保费收入接近1.3亿元,平均涨幅达25%。

  今年上半年,除了新华保险上半年原保费收入同比下行外,其余上市险企上半年保费全线上扬。其中,位列第一的中国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462亿元,同比增长18.3%,而紧随其后的中国平安,与中国人寿仅有约50亿元的差距,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411.49亿元,同比增长32.91%。

  总体可见,中国平安保费增幅最大,中国太平首次踏入千亿元队列。与其他5家相比,对于保费规模和增速暂居末位的新华保险而言,经历转型的阵痛可能还将持续。市场普遍认为,从目前监管政策导向和保险公司业务结构的转型重点来看,未来保费规模的“新蓝海”,将主要来自养老险和健康险。下半年,保险业寡头格局或将加强,大型上市险企市场份额或将继续增长,中小险企承压进一步加大。

  国寿平安保费增速超三成

  业务价值成增速主力

  今年上半年,上市险企亮点频现。

  从保费增速来看,中国平安与中国人寿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原保费收入均已突破3400亿元。其中,中国平安表现优异,同比增速达到32.91%,位列6家上市险企之首;中国太保上半年原保费收入水平明显上扬,实现原保费1631亿元,同比增长24.13%,旗下寿险公司增速高于财险。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从规模来看,中国平安相比中国人寿略逊一筹,但其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仅低于后者同期约50亿元。“最早建立大个险格局,新单和存量保单质量均大幅领先行业”被业内认为是中国平安迎头赶上的主要原因。

  统计显示,2012年至2016年间,中国平安新业务价值年均复合增速达33%。“新业务价值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于公司个险业务增长强劲。”有证券机构分析认为,平安寿险2011年至2016年寿险代理人由41万人增长至111万人,同时代理人产能持续提高,使得近年来个险新单保持20%以上的增长,高于同业水平。预计2017年全年公司个险新单增速将达到55%以上。

  此外,中国太平保费破千亿元也成为另一大亮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太平寿险原保费收入789.35亿元,保费增速、新业务价值、内含价值表现优异;境内财险保费增速超市场平均;企业年金业务逆势增长,增速市场排名第一。集团境外机构实现保费共计89.6亿元,业务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太平史带代理保费收入306.8万美元。该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境内核心业务表现突出,境外业务实现较快发展,是保费破千亿元的关键。”

  聚焦保障调整结构

  转型阵痛接近尾声

  随着去年以来保险监管趋严,回归保障成为主流,转型已成为险企致力持续发展的关键词。

  数据显示,新华保险上半年的保费同比下滑约14%。与其他5家险企相比,对于保费规模、增速暂居末位的新华保险而言,其仍处在转型的阵痛期。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在今年上半年经营分析会议上表示,从公司内部情况看,新华保险的转型发展已初见成效,但转型基础尚待加强。2017年公司要基本完成转型任务,从2018年开始进入发展期,形成新的发展态势。

  分析认为,新华保险同比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保费结构转型,银行渠道趸交保费大幅下降导致。不过,从上半年单月保费来看,由于保费负增长趋势减缓,新华保险今年前5个月保费市场份额反而有小幅提升,从2.3%到3.1%。数据还显示,新华保险也成为上市险企中6月份原保险保费单月环比涨幅最为明显的保险公司,6月份单月实现原保费110.85亿元,同比上涨71.03%。

  尽管新华保险目前保费收入仍出现下降,但市场人士多对其寄予厚望。中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在寿险公司价值评估时通常更看重内含价值评估,预计随着新华转型的逐渐深入,业务结构和品质显著改善之下,估值与内含价值将持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转型”也成为借道天茂集团上市的国华人寿上半年的一个关键词。天茂集团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国华人寿今年积极进行业务转型,调整产品结构,以长期储蓄和风险保障业务为主体,在银行保险、个人代理、互联网等各个渠道大力推进长期储蓄及风险保障型产品的销售。整体来看,国华人寿转型成效初显,公司上半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42.63亿元,同比增长68.26%,占规模保费的95%。

  民生证券分析指出,当前保险行业处于景气周期,原保费和新业务价值持续高速增长。险企正在积极有序推动转型,聚焦保障型产品和期缴产品,提升死差益收入贡献。特别是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年底前启动,将加速寿险业务发展,保险板块趋势行情仍然有提升空间,长期坚定看好。

  寡头格局或将续演

  中小险企面临承压

  相对于传统老牌几大保险公司亮眼数据,中小险企上半年保费增幅却表现乏力。保监会数据显示,前5个月寿险行业原保险保费、规模保费皆出现10%的负增长。在监管趋严和大部分险企主动调结构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中小险企深陷泥潭,4月份出现37家负增长、5月份28家负增长。中保协最新披露数据显示,在已公布今年上半年偿付能力报告的14家险企中,有8家寿险公司上半年净利亏损,合计亏损6.25亿元。

  自去年年末以来,险资投资乱象引起市场关注,短钱长投所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问题不仅导致业内担忧,也使保险监管趋严,寿险公司以及财险公司旗下理财型产品均遭监管治理。

  今年5月,保监会出台《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明确禁止两全保险及年金保险在5年内返还,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险、投连险产品,部分依赖于理财型保险业务的中小型险企再度承压,尤其是财产险行业的投资型产品在今年1月份也纷纷停售。随后,保监会又相继发布《关于开展财产保险公司备案产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及《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重拳整顿财产险行业保险业务。

  “面对现有的监管环境,大型保险公司压力相对较小,因为其已拥有成熟的个险队伍,价值型业务占比较高;中小保险公司尤其是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较高的公司压力相对较大,这些公司主要依赖银保渠道,个险队伍刚刚起步,现金流压力不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表示,在这种形势下,大型保险公司优势更为显著,这在市场份额上表现明显。

  随着近期个税递延型养老险试点落地、险资获批参与深港通试点等,市场普遍认为,政策利好将成为推动行业基本面向好的驱动力。此外,保险牌照发放趋缓、监管调控中短期产品等,龙头险企也将从中受益,有望显著提升竞争优势.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