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 > 正文

中资金融机构在港较量:券商银行成主力 保险仍是外资寡头垄断

[2017-07-19 09:08:31] 来源:东方财富网 编辑:No1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内地与香港在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内容正更加丰富和深入,哪些中资机构在香港布局?值得重点关注。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了香港市场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细分金融的大致竞

  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内地与香港在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内容正更加丰富和深入,哪些中资机构在香港布局?值得重点关注。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了香港市场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细分金融的大致竞争格局后发现,香港已经成为全球金融机构逐鹿的竞技场,其中包括外资、港资和中资三股力量。我们来看下这三种主要生态:

  一是中资券商不断崛起,今年上半年在香港新股IPO市场占有率达70%;

  二是港资券商在外资和中资的夹缝中生存,经营环境持续恶劣;

  三是外资券商陆续撤退,辉煌已成往事。

  记者获悉,持有香港经纪业务牌照的券商有500多家,港交所根据交易量将这些券商分为三类:A类券商是排名前14的大券商,排名15-60是B类,排名60之后是C类。目前,中资券商中A类只有中银国际,交银国际国泰君安国际等属于B类,还有大部分属于C类的券商。目前C组400多家券商,在港股市占率不足10%,未来会出现一定数量小券商被并购或倒闭。

  中资银行在港已经逐步走出初始布局阶段,开始进入发展期。数据显示,香港市场上中资背景银行分支机构的市场占有份额已从2006年的15.6%增至2016年增的32%。业内预测,2017年中资银行在港市场份额或将达到42%,且可能很快超过50%。

  此外,保险市场外资寡头垄断市场格局明显,市场占有率前5名中,有4家是外资。

  中资券商不断崛起

  证券业方面,香港对资金流动不设限制,且不征收资本增值税或股息税,证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活跃、流动性最高的市场之一。

  香港股市高度开放,流动性高,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投资银行及证券公司来港开业,发展首次公开招股及证券业务。

  申银万国海外子公司申银万国(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在香港成立,是最早到香港发展业务的中资证券机构之一。1995年国泰君安(香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也是较早成为香港联交所成员并开展业务的中资券商。

  除直接设立分支机构外,在香港本地进行同业并购也是中资券商开展国际化运营的主要途径。例如,2009年,海通证券收购香港大福证券并更名为海通国际证券;2012年,中信证券斥资逾97亿元收购里昂证券亚洲业务全数股权。

  2015年,香港IPO发行量排名第一的还是摩根士丹利,第二则是高盛,但从2016年至今年6月底,以保荐人身份参与香港主板及创业板IPO的券商中,前三位都是内地券商,分别是国泰君安国际、丰盛融资以及中金香港。

2016年至今年6月底参与IPO次数

达五次或以上的券商及其所属地区

  中金三甲金融集团研究部主管兼基金经理王韵珺介绍,中资券商在香港券商排名中大多数属于B组的第二集团,且近年来大有赶超A组的态势出现。如海通证券广发证券等,虽然进入时间晚,但具备雄厚的资金,路径也以直接收购本地有实力的券商为主——海通收购了大福证券,光大收购了新鸿基证券。

  由于其中资背景,内地客户比较熟悉,容易接受,同时内地母公司也会向香港子公司推荐高净值客户,因此,随着港股投资价值凸显,不少内地投资者来香港开户炒股,首选自然是中资券商。

  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于2007年成立,当时会员数目只有8名。截至6月29日,会员单位已增至111名,香港新股IPO市场占有率达70%。

  中泰国际研究部认为,有三方面原因促使中资券商加快进入香港的速度:

  首先,2014-2015年牛市使得券商利润爆发,有了更多的资源开始布局海外业务,而海外业务的第一站往往是从香港开始;

  其次,人民币贬值促使海外业务受到热捧,客户需求使得券商有动力做大海外业务;

  再次,相比境内,香港监管层对非股票类的业务的监管较为宽松,使得券商有机会试水创新业务。

  港资券商举步维艰

  中资券商的崛起,同时带来港资、外资券商的收缩,尤以港资券商最为明显。

  据富昌金融集团副总裁王荣介绍,10年前,在港券商排名前十名中,仅有中银国际一家中资券商;如今,中资券商占据了7-8家。中资券商几乎都是国有企业,财力相对雄厚,内地的营业网点数量很多。

  王荣称,港资券商这几年生存举步维艰。一是港资券商财力相对缺乏,此外合规成本相对较高;二是港资券商不仅需要面对市场上已有的银行、外资等竞争对手,还要面对中资券商崛起的双重压力,中高端的市场很大比例被中资券商垄断;三是互联网券商的发展,比如富途证券,又冲击和瓜分了散客市场。

  据王韵珺介绍,他们公司今年的业务发展收到了国内市场的冲击,最明显的是来自中资券商的竞争,以及来自新兴互联网券商的竞争。

  不过,王荣表示,从某种程度而言,也不是特别悲观。港股市场处于牛市阶段,目前的深港通、沪港通设置了50万的门槛,还有一些“漏网之鱼”。未来,随着互联互通制度的进一步放开,港资券商中的龙头,比如英皇、金利丰周大福,可能会存活下来。

  王韵珺也认为,中资券商在香港资本市场的地位逐渐举足轻重,而香港本土券商日渐式微。香港本地小型券商,在外资和中资的夹缝中,经营环境持续恶劣。C组400多家的券商,在港股市占率不足10%,相信会出现一定数量小券商被并购或倒闭。

  外资券商辉煌已成往事

  一度辉煌的外资券商,主要包括,美资、英资、日资、台资等。亚洲金融风暴过后,以摩根、美林为首的外资金融机构大举进入香港市场,并在此后10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王韵珺表示,外资券商在香港券商排名中一直属于A组的最高级别,如摩根大通、高盛等,具有出色的承销团队,优势主要在投行业务,而能进入此级别的唯一中字头机构就只有BOCI(中银国际).

  据了解,1997年亚洲掀起金融风暴,身陷危机的百富勤倒下,欧美券商崛起,IPO市场占有率达85%,二级市场占70%-80%。然而,2007年,美国次贷引爆环球金融海啸后,欧美券商随之撤退,为中资券商带来了拓宽市场空间的机遇。

  据统计,2016年以保荐人身份参与香港主板IPO的券商中,有19家参与2个以上项目,其中10家为中资券商,6家为美资投行,而在参与数目达6家的券商中,中资及美资各占2家。

  中晟基金总裁叶亮告诉记者,目前香港证券市场经纪业务普遍不好做,主要看投行业务。外资券商中,美资券商的投行业务还有点业务,主要针对投行和私人银行超高净值的客户。

  叶亮还介绍,随着中资券商的崛起,外资券商的人员流失现象严重,中资券商大举进入香港市场舍得投入,待遇还不错。时间上来看,人员流动大致有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另一个是2013年前后。

  中资银行三分市场

  香港是全球银行机构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全球百大银行中,约70家有在香港开展业务。

  截至2016年12月底,香港共有195家认可银行机构以及57家外资银行的代表办事处。同时,香港已跻身为举足轻重的人民币离岸中心。

  近年来,中资银行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而香港通常被视作国际化的第一站。其中较早进入香港市场的银行系分支机构逐步走出初始布局阶段,开始进入发展期。

  数据显示,香港市场上中资背景银行分支机构的市场占有份额在2006年15.6%,2016年增至32%。有业内人士预测,2017年中资银行在港市场份额或将达到42%,且可能很快超过50%。

  日前,银监会港澳台办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28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香港地区共设有分支机构50家,中资银行资产总额约占香港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3,远高于1997年的一成左右占比。

  此外,内地共有2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港上市,其中,工行、中行、建行、交行位列恒生指数成分股。截至2017年1月末,内地银行业机构在港流通总市值2.9万亿港元,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1.3%。截至2017年5月末,共有15家香港银行在内地设立了8家法人银行(下设112家分行、306家支行)、11家母行直属分行(下设11家支行)和5家代表处。

  在中资银行快速发展的同时,外资银行除了高端客户影响相对较小外,整体影响较大。业务的收缩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有媒体报道称,外国银行家在香港处境尴尬,他们不再吃香。“如果不会讲普通话,就连经验丰富的银行家也难以找到工作或保住饭碗。”

  从恒生银行东亚银行、星展银行等多家港资银行2016年的业绩公告来看,香港银行业寒冬未过,普遍业绩下降。

  其中,东亚银行2016年度受累于内地资产质量差,贷款及应收账项减值损失增长70.5%至34.62亿港元;中国内地业务成立10年以来,首现亏损4.61亿港元, 年内裁员约10%,且有9家支行与其他网点合并。

  外资保险寡头垄断

  香港保险市场发展较早,已经相当成熟,市场主体丰富,彼此之间竞争激烈。据香港保险监理处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香港共有160间获授权保险公司,其中94间经营一般业务,47间经营长期业务,其余19间则经营综合业务。

  根据保险代理登记委员会提供的统计数字,截至2016年底,在登记委员会登记的保险代理商共有2482家,个人代理人则有63148名,以及负责人及业务代表26835名,获授权的保险经纪也已经达到了756名。

  与内地保险市场类似,香港保险市场也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市场占有率前3的公司占据了市场近50%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前5家保险公司中,有4家是外资,仅一家中资。

2016年香港保险公司有效业务排名表

  近年来,国内保险牌照成为炙手可热的金融牌照,但成功获批概率小,时间长,一些资本南下香港,香港也已经成为内地各类资本海外投资、布局保险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地。香港保险热有了新的注解。

  例如,恒安标准人寿就宣布将进军香港保险业,收购母公司英国标准人寿在香港的子公司——标准人寿保险(亚洲)有限公司。

  而在此之前,早已经有一批内地资本开始布局香港保险业。例如复星集团,早在2013年就投资设立了鼎睿再保险。福建泰禾集团也于2016年6月,以80亿港元的代价收购了香港大新金融集团的附属公司大新人寿保险、大新保险服务及澳门人寿股份。九鼎集团于2016年斥资逾百亿港元收购了香港富通保险。

  此外,互联网巨头腾讯,在内地多点布局保险业后,也于2017年初宣布将联手高瓴资本以及英杰华人寿共同发展原英杰华位于香港的子公司,着力发展数字保险。

  除此之外,也早有一些内地大型企业设立的自保公司在香港成立,例如中石化的自保公司、中海油的自保公司以及中国广核集团的自保公司。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